更新時間:2016-02-29 13:19:42 來源:大家找算命網(wǎng) 作者:八字算命大師
田姓的來源_田姓起源_田姓的來歷
姓氏起源
田姓源出有:
第一個淵源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田仆,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田仆,是西周初期設(shè)置的官位,與田地農(nóng)耕無關(guān),而是專職負(fù)責(zé)管理君王所行之道路的官吏。周王朝,是在滅殷商王朝的基礎(chǔ)上建立的奴隸制國家,而殷商是以土德立國,因此在周公以三年之久的時間鎮(zhèn)壓了紂王之子武庚的反叛以后,周王朝君王所行之路就不再同于士卿大夫和平民百姓所行之路了,而是專用木板鋪設(shè)的道路,稱“田路”,取五行之中的“木克土”之意,防止殷商舊族再造反。田仆,就是負(fù)責(zé)建造和管理田路的大夫,下屬有上士十二人,史一人,丞相一人,徒若干,是很重要的官職,隸屬于夏官府司管轄。在典籍《周禮·夏官》中記載:“田仆,掌馭田路。田路,木路也。田仆上士十有二人。”在田仆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田仆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田氏,該支田氏古音讀作chén(ㄔㄣˊ),今讀作tián(ㄊㄧㄢˊ)亦可,是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田正,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田正,亦稱田畯、稷、田官,是西周初期由輔政召公所設(shè)置的官位,就是專職管理農(nóng)耕田地的官吏,不涉及其它,相當(dāng)于今天的農(nóng)業(yè)部部長,主要負(fù)責(zé)管理井田之公畝部分,也就是王室所食之田。最高長官稱田正,亦稱稷,由王族貴胄擔(dān)當(dāng),下屬按九州各分派有田官,每一田官下還設(shè)有中士二人,史一人,丞一人,徒四人,統(tǒng)一隸屬于天官府司管轄。天官府司,就是召公管轄的官衙。后世歷朝歷代所稱的“社稷”,就是由此而來:社,宗廟也,稷,田正也,合稱就是整個王朝、國家的象征。這在史籍《左傳》中記載:“田畯,田大夫也。稷,田正也。稷為田官之長。”后來,在東周時期各諸侯大國亦仿設(shè)有類似的官職,但皆稱為“大司田”。例如在典籍《管子·小匡篇》中就記載:“盡地之利,臣不如寧戚,請立為大司田。”
在田正、田畯、稷、田官、大司田等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田正氏、田畯氏、田稷氏、田官氏等等,后皆省文簡化為單姓田氏,該支田氏古音讀作chén(ㄔㄣˊ),今讀作tián(ㄊㄧㄢˊ)亦可,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三個淵源
源于姚姓與媯姓, 舜帝姚姓名后裔后代,此為 漢族田姓的大源流。
出自虞舜(姚重華)之后齊國官吏媯完(田完)后裔,屬于以王侯身份為氏。
舜帝以姚為姓,其后子孫即以父姓為姓。據(jù)《通志·氏族略》記載,古帝虞舜之后媯滿被周武王封于陳,傳至公子完,避難逃到齊國,改姓田,其裔孫田和成為齊國國君,史稱“田氏代齊”,齊被滅后,其后人以王族身份改“媯”姓為“王”姓,稱為王氏。出于姚媯陳一支的為北海王、陳留王,乃舜裔齊田之后!锻ㄖ·氏族略》說,王姓“出于北海、陳留者,則曰舜之后也。其先,齊諸田為秦所滅,齊人號為王家,此媯姓之王也”!锻ㄖ·氏族略》言:"舜因姚地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 因而史稱媯、陳、田、姚、胡為"媯汭五姓"。 "媯汭",古水名,又作"溈汭",舜帝本為姚姓,因居?jì)倹I而得媯姓。舜帝的子孫有留在媯河邊居住的,即以媯為姓。這支王姓的最早的來源是姚姓,部分姚姓族人經(jīng)過多次的改姓:從姚姓改為媯氏,再改為陳氏,再改為田氏,部分田氏改回到最早的姚姓,部分沒有改回,便繼續(xù)為田氏,田氏有再次改姓的,改為王姓。齊王田建三子:升、桓、珍(一作軫),升、桓改姓為王氏,其后代即舜帝姚姓后裔漢代王莽一族,此為 田姓、 王姓的一大源流。兩漢之際的新朝皇帝王莽、以及魏晉隋唐時期的北海王氏、陳留王氏等等,都出自這支王姓中。 王莽封姚姓同族田豐為代眭侯,后來豐之子田恢為避王莽之亂,過江徙居吳郡,又改為媯姓,其五代孫媯敷,又改回為姚氏。 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為齊國君主,史稱“田氏代齊”,傳八王,為秦所滅,其子孫廢為庶民,其中一支自認(rèn)為齊國王族,遂以王為姓!缎帐峡悸浴份d:“北海、陳留之王,皆舜帝之后。其先,齊諸田為秦所滅,齊人號為王家,考為齊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改田姓為王姓。公元前404年,田和廢齊自立國君,將姜姓齊國改為田姓齊國,后齊國被秦國所滅,國滅后齊國末帝齊王建居共(今河南輝縣),生有三子:田升、田桓、田珍(一作田軫)。”新朝(建興帝)王莽[3]、西漢皇太后王政君都出于此脈!稘h書·元后傳》:“孝元皇后,王莽之姑也。莽自本曰:田和有齊國,三世稱王。至王建為秦所滅,項(xiàng)羽封建孫安為濟(jì)北王,齊謂之王家,以王為氏。”
齊國最后一名國王是齊王田建。他在亡國后被遷到共(今輝縣古城),田建之孫名田安,項(xiàng)羽反秦時被封為濟(jì)北王,及項(xiàng)羽為劉邦所敗,田安也失去了王位。但他的子孫為了紀(jì)念這一事情,從此便改姓王氏。
公元前404年,田和廢齊自立國君,將姜姓齊國改為田姓齊國,后來齊國被秦國所滅,國滅后齊王建居共(今河南輝縣),生有三子:田升、田桓、田珍(一作田軫)。田升生田安,田安被西楚霸王項(xiàng)羽封為濟(jì)北王,西楚滅亡后,田安失去王位。其子孫為紀(jì)念這一時輝煌,改姓王,是為春秋戰(zhàn)國秦代時期的河南王氏。
出自舜帝姚姓名后裔春秋時期齊桓公封媯滿之后媯完之封地,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據(jù)史籍《史記·田完世家》及《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書辨證》等資料記載,齊桓公封媯完于田地,其后子孫以地為氏,稱田氏。 帝舜當(dāng)天子之前,帝堯把 兩個女兒嫁給了他,讓他們在媯汭河(今山西永濟(jì),源出歷山,西流入黃河)邊居住,他們的子孫有以居地河流名稱為姓氏者,稱媯姓。
田氏家族傳至田完之第八世孫田和,出任齊國相國,他大權(quán)在握,在周安王姬驕?zhǔn)荒?齊康公十三年,田齊和子十三年,公元前391年)將腐朽沒落的齊康公放逐到海邊去捉螃蟹吃,田和自立為君,于是,姜姓齊國成了田氏齊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田代姜齊”事件。
第四個淵源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時期魯國之邑許田,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許田,是春秋時期周王朝設(shè)置在魯國境內(nèi)的一個專門用地,是由周公旦所規(guī)定的用來進(jìn)行祭祀、朝拜周王之時,各諸侯國君和百官們所住宿和舉行重大典禮之地。“許”,賦也,愿也;“田”,祭祀之田、朝拜之田、典禮之田也。這在史籍《左傳·隱公八年》中就有記載:“鄭伯請釋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許田。許田,魯國朝宿之邑。”在兩周時期的各朝代,許田的地理位置各不相同,不是一個固定的地方,但總體在靠近泰山的今山東曲阜、泰安一帶,歷代皆有專門的官吏、仆役們進(jìn)行日常管理和維護(hù)。“許田”之稱一直沿用到兩晉之際。
在許田之管理吏員、仆役中,有以其職責(zé)所在為姓氏者,稱許田氏,其后裔子孫后引衍為單姓田氏、許氏等,該支田氏古音讀作diàn(ㄉㄧㄢˋ),今讀作tián(ㄊㄧㄢˊ)亦可,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與媯陳之田無任何關(guān)聯(lián)。
第五個淵源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時期虢國之邑桑田,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桑田,是西周時期虢國之邑,因盛產(chǎn)桑蠶和絲紡織業(yè)發(fā)達(dá)而著稱,位置在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陜縣東北部地區(qū),其地在史籍《左傳·僖公二年》中有記載:“虢公敗戎于桑田。桑田,虢地。”虢國是西周初期的重要諸侯封國。周武王滅商后,周文王的兩個弟弟分別被其封為虢國國君,虢仲封東虢(今河南滎陽汜水鎮(zhèn)),虢叔封西虢(今陜西寶雞),兩虢起著周王室東西兩面屏障的作用。西周晚期宣王初年,西虢東遷,形成所謂南、北二虢。
虢國滅亡后,其地盡歸強(qiáng)晉版圖。原居于桑田之故民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桑田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田氏、桑氏,該支田氏讀音作tián(ㄊㄧㄢˊ)。
第六個淵源
源于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大夫田公它成,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在典籍《荀子·非十二子》中楊倞注引《世本》記載:“楚平王孫有田公它成。”
田公它成,是楚平王熊棄疾(公元前528~前516年在位)的支庶孫,其后裔子孫以其先祖名字為姓氏,稱田公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田氏,該支田氏讀音作tián(ㄊㄧㄢˊ)。
第七個淵源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時期,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在史籍《左傳·成公六年》中記載:“晉遷于新田。”周簡王姬夷二年(公元前584年)農(nóng)歷4月,晉景公姬孺將晉國都城遷至新田(今山西侯馬西北城),位于臨汾盆地南沿,西南有峨嵋?guī)X,南有絳山,均為中條山余脈。汾河在侯馬市西北從東北向西南流過,澮河在市南自東向西流過,在兩河交匯的三角平原地帶,號稱“旱碼頭”。清乾隆二十三年撰著的《曲沃縣志》和清嘉慶二年撰著的《續(xù)修曲沃縣志》中,皆稱“新田故城在今治西南三十里”,“其地也,絳山為屏,峨嵋列峙,澮繞于前,汾環(huán)于右”。曲沃西南距侯馬為十五公里,今侯馬為春秋時晉國新田,遺址被發(fā)現(xiàn)于1952年,至今仍在繼續(xù)發(fā)掘整理中,當(dāng)無可疑。晉國在新田立都,傳位十三世,歷時二百十六年。其間,晉國曾保持了一百余年的“中原盟主”地位。
在晉都新田的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新田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田氏,該支田氏讀音作tián(ㄊㄧㄢˊ),世代相傳至今。
第八個淵源
源于姬姓。出自明朝初期大臣黃湜之后裔,屬于避難改姓為氏。明朝初年,有一著名的輔佐明惠帝(明建文帝)朱允炆的大臣黃湜,因他提出了廢削諸藩之權(quán),引發(fā)了靖難之禍。黃湜,公元1350~1402年,字子澄,分宜大崗山澧源村人,是明朝初期著名政治家,提出“削藩”政策的主要人物之一。
黃湜被明成祖朱棣殺害后,他的兒子黃彥修為避禍改名換姓為田終,隱居在今湖北省咸寧一帶,其后世子孫世代沿襲稱田氏。該支田氏讀音作tián(ㄊㄧㄢˊ)。
第九個淵源
源于匈奴族,出自漢朝時期并州匈奴,屬于漢化改姓為氏。許多史書記載:“并州田氏源出匈奴。”其實(shí),并州田氏原本還是漢族。所謂匈奴田氏,起源于秦國統(tǒng)一六國的歷史過程。秦昭襄王贏則二十二年(公元前285年),秦軍大將蒙武率軍攻打齊國,一舉占領(lǐng)齊國九座城池。部分齊國田氏貴族紛紛北逃,與狄人匯合。從此在秦、漢史籍中皆稱這一部分田氏族人為“狄人”,就是后來的匈奴民族中的田氏。
其實(shí),該支田氏依然為媯姓田氏,并非為匈奴民族,正確讀音仍作chén(ㄔㄣˊ),今讀作tián(ㄊㄧㄢˊ)亦可。
第十個淵源
源于蒙古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蒙古族塔日阿沁氏,漢義就是“農(nóng)夫”,因此冠漢姓為田氏,該支田氏讀音作tián(ㄊㄧㄢˊ)。
第十一個淵源
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罕楚哈氏,源初金國時期女真金阿不哈氏族,滿語為Hancuha Hala,世居綏分(今中俄交界綏分河上游地區(qū)),后多冠漢姓為田氏。
⑵.滿族田佳氏,滿語為Tian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融入鮮卑,后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沈陽(今遼寧沈陽),后多冠漢姓為田氏。
滿族田氏讀音皆作tián(ㄊㄧㄢˊ)。
第十二個淵源
源于白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白族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發(fā)達(dá)的民族,白族先民很早就生息在洱海區(qū)域。從考古發(fā)掘的蒼洱遺址、海門口遺址,都表明最晚在新石器時代洱海地區(qū)已經(jīng)有居民生息繁衍。公元二世紀(jì),漢武帝就在蒼洱地區(qū)設(shè)置了郡縣。公元八~十三世紀(jì),蒼洱地區(qū)先后出現(xiàn)了以彝、白先民為主體的奴隸政權(quán)南詔國和以白族段氏為主體的封建領(lǐng)主制政權(quán)大理國。白族90%以上的人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農(nóng)業(yè)發(fā)展水平較高。白族人在歷史上自稱“白子”、“白伙”、“白尼”、“白王”、“白史”等,漢意即為白人。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據(jù)白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其民族名稱為白族。
白族田氏,祖先原為漢族,原籍陜西,明朝時期隨沐國公入駐貴州東南地區(qū),在長期的軍墾過程中融入白族,清朝時期世為貴州思南府、湖南鳳凰五寨軍民長官司土司,該支田氏讀音作tián(ㄊㄧㄢˊ)。
遷徙分布
田氏是一個非常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dāng)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十六位,屬于超級大姓系列,人口約六百四十萬余,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0.4%左右。
公元前三九一年,田完之八世孫田和把齊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為君,史稱田和代齊?梢娞镄帐谴呵飸(zhàn)國時的齊國首都山東臨淄為發(fā)祥地,從這一時期活躍于政壇的田姓人來分析,田姓在先秦時期已分布于今山西、河南、北京、湖北等地。傳到田和重孫時,齊國為秦所滅,齊王田建被遷于共(今河南輝縣),其他田姓開始向西、北之地逃難。不久秦末起義軍四起,田姓家族聞風(fēng)而動,有八人裂地稱王,煊赫一時,但不久均紛紛垮臺。漢初,高祖劉邦采納婁敬之言,強(qiáng)遷關(guān)東豪族于關(guān)中的陽陵(今陜西咸陽東北),諸田亦在強(qiáng)遷之列,后發(fā)展成為京兆一帶望族,后來,田姓各族又遷徙至北平(今河北滿城北)。從漢代開始,今川、鄂、湘、黔交界一帶的漢族和一些少數(shù)民族中已有不少田姓人。三國兩晉南北朝時,由于社會動蕩,田姓避亂南遷,可以說田姓已分布于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亦有遷山西太原、寧夏固原、天津等地。唐代宗時,有田承嗣被封為雁門郡王而落籍當(dāng)?shù)。宋代以前,田姓主要在中國的北部和中部播遷。河南田姓的開基始祖是宋代的田瑜,潁川汝陰田姓開基祖為虢州團(tuán)練使田令芳。此際,田姓開始有遷今福建、廣東者,田希圣為閩、粵始祖,原居浙江杭州,四傳至田衍,移居福建寧化,田衍孫田滋茅,于宋末徙居福建長汀,滋茅子松崗遷廣東海陽(今潮州市潮安區(qū)),后徙大埔,為大埔開基始祖。傳至田文長時,兄弟五人俱移廣東程鄉(xiāng)(今梅州市梅縣區(qū)),文長次子法聰、三子法盛移居廣東惠來。明清之際,田姓已播及大江南北廣大區(qū)域,從清代中葉開始,閩粵田姓陸續(xù)有人遷至臺 灣,進(jìn)而移居海外者。如今,田姓在全國分布廣泛,以河南、四川、山東、河北、江蘇等省為多,上述五省田姓約占全國漢族田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