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6-02-29 13:21:46 來源:大家找算命網(wǎng) 作者:八字算命大師
萬姓的來源_萬姓起源_萬姓的來歷
姓氏源流
萬(Wàn)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朝芮伯的后裔芮伯萬,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據(jù)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周成王姬誦敕封同族人姬良夫于芮地(今陜西大荔朝邑城一帶),史稱芮伯,建有芮國,為姬姓諸侯小國。春秋時期,芮國傳至芮伯萬,他曾一度官至周王朝的大司徒。但后來由于芮伯萬的寵姬太多了,鬧得內(nèi)宮不安,其母親芮姜一怒之下將芮伯萬趕出國去,住到魏城(今山西芮城)。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畢萬,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據(jù)史籍《元和姓纂》記載,春秋時期,畢公高的后裔畢萬在晉國擔(dān)任大夫,在周惠王姬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畢萬等人輔助晉獻(xiàn)公姬詭諸消滅了三個小諸侯國,即耿國、霍國和魏國,畢萬以戰(zhàn)功受封于故魏城(今山西芮城),因此他又稱魏萬,成為后來戰(zhàn)國七雄之一魏國統(tǒng)治者的先祖。
在畢萬(魏萬)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字為姓氏者,稱萬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于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據(jù)史籍《魏書·官氏志》記載,南北朝時期的北魏有鮮卑拓拔部有復(fù)姓葉萬氏、萬紐于氏等部落,隨北魏孝文 拓拔宏(元宏)遷都洛陽入主中原后,在漢化改革過程中皆改為漢字單姓萬氏,后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據(jù)《魏書·官氏志》載,北魏文化漢化政策的推行,鮮卑族復(fù)姓大姓吐萬氏也改單姓萬,并迅速發(fā)展壯大,形成又一郡望——河南郡。鮮卑族萬紐于氏, 在代北(泛指漢、晉 代郡和唐以后代州及以北地區(qū),大致相當(dāng)于今山西、河北省北部一帶。)的三字姓萬紐于氏改為萬氏。
源流四
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初期商王湯的屬下萬舞,屬于以官職稱號為氏。萬舞,就是萬人之舞的總名,為商王朝初期的盛大活動總指揮一類的官職。據(jù)史書記載,商湯因“以萬人而得天下”,一舉擊敗夏桀,建商王朝,其后就有人以“干舞”為其國人軍隊的代稱,組成歌舞予以典慶,即稱萬舞。在史籍《大戴禮·夏小正》中記載:“萬也者,干戚舞也。”在典籍《韻會》中也記載:“湯武以萬人得天下,故干舞稱萬舞。”
在萬舞、干舞的后裔子孫中,因以以為姓氏者,即稱萬氏,世代相傳至今,遠(yuǎn)早于姬姓萬氏。
源流五
源于任姓,出自戰(zhàn)國時期孟子弟子萬章,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據(jù)《通志·氏族略》中記載:“萬氏,孟子門人萬章。”萬章,任姓,全名叫任萬,字子章,被后世稱作萬章、萬子章,公元前305年左右戰(zhàn)國時期薛人,是孟子的重要門徒,也是儒學(xué)名著《孟子》的主要編纂者。在史籍《綱鑒易知錄》中記載:“孟子去齊,絕糧于鄒薛,退與萬章之徒,述仲尼之意,著孟子七篇。”在典籍《孟子·序》中也說:“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在戰(zhàn)國時期周游列國,宣傳儒家的仁愛治國之道和唐虞三代德政,希望各國能采納它的主張,齊家治國平天下。但是,魏、宋、滕、齊等諸侯國都沒有接受他的游說,最后他離開了齊國,回到了家鄉(xiāng)鄒國薛地(今江蘇邳縣),課徒講學(xué),他的門徒萬章等,把他的言行主張記錄編輯成《孟子》七篇,后來的韓子說:“孟軻之書,非軻自著,其徒萬章,公孫丑相與記軻所言焉耳。”孟子的偉大思想、言行,能夠傳播并存至今,萬章的功勞是巨大的。
在萬章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萬氏,世代相傳至今,亦稱萬氏正宗。
源流六
源于改名,出自宋朝時期南仲丞相幕客趙方,屬于冒姓為氏。在宋朝理宗趙葵執(zhí)政時期,有一著名的參議大臣方岳,授為南仲丞相。在他的門客幕僚中,有一幕客叫趙方,號稱趙父,是一個足智多謀的幕僚。因自己的名字“方”與主公方岳的姓氏沖忌,因此去掉一“點(diǎn)”改為萬字,稱趙萬。這在史籍《齊東野語》中有記載“方臣山,名岳,為南仲丞相,幕客趙父名方,乃改姓為萬”。
在趙萬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萬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七
源于地名,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
傳說,在古代有個叫弈葉的人,曾居住在陰山北面的萬紐于山,他的后代便以居住地為氏,取山名的第一個字“萬”作為姓氏。
源流八
源于蒙古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土默特氏,以部為氏。土默特氏族最初是東胡民族的一支即鮮卑族,唐朝時期稱其為木馬突厥,到了元朝時期已經(jīng)歸附于蒙古族了,曾隸屬于喀爾喀蒙古,講的是蒙古語,風(fēng)俗習(xí)慣、生產(chǎn)生活皆與蒙古族人相同。
土默特氏族在明朝時期世居中衛(wèi)(今遼寧沈陽),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Tumot Hala,所冠漢姓皆為萬氏、金氏等。
源流九
源于回 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族萬氏,源出 西亞中亞的音譯名 宛葛思諧音。萬氏在回族中為數(shù)不多。歷史上,僅知其清末有著名的阿拉伯文書法家萬景和,人們尊稱他為“萬巴巴”(先師),由他抄寫的伊斯蘭教典籍《古蘭經(jīng)》,書體精美之極,被教徒們視為經(jīng)書典范,后者爭相仿效。
在萬景和的后裔子孫中,皆稱萬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十
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圖們氏,亦稱圖莫圖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陀幔部,金國時期為女真駝滿部,以部為氏,滿語為Tumen Hala,漢義“萬”,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漢姓為萬氏、圖氏、門氏、莫氏等。
⑵.滿族瓦色氏,滿語為Wase Hala,漢義“瓦”,世居虎爾哈(今黑龍江黑河對岸俄羅斯地區(qū))、烏喇(今吉林永吉)、葉赫(今吉林梨樹)等地,后多冠漢姓為萬氏、瓦氏等。
⑶.滿族萬旒哈氏,滿語為Wanlioha Hala,世居清河(今遼寧本溪清河流城),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由包衣抬入正黃旗,后即冠漢姓為萬氏。
源流十一
源于趙姓。方岳字巨山,官參議官及知州有幕客趙萬后改萬姓。
源流十二
源于鮮卑姓氏萬俟氏,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枝萬姓讀mò不讀Wàn,也不可寫作繁體的萬。廣東新會等地有此姓。
遷徙分布
萬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當(dāng)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十八位,屬于大姓系列,人口約二百九十五萬三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0.18%左右。
春秋時期,芮國占據(jù)今山西、陜西間地,晉國則占山西一帶,故早期萬氏當(dāng)發(fā)源于山西、陜西省境,此二省亦為后世萬氏支系的主要源頭。
漢朝以前,萬氏族人有入遷山東者,如戰(zhàn)國時期有山東人萬章,但兩發(fā)源地仍為萬氏族人主要繁衍生息之地。兩漢時期,陜西扶風(fēng)一帶萬氏族人枝繁葉茂,遂有郡望——扶風(fēng)郡。
魏、晉、南北朝時,北方戰(zhàn)火四起,萬氏族人有避居南方者,此次南遷,奠定了后世萬氏族人盛于南方的基礎(chǔ)。另外,北魏遷都洛陽后,隨著漢化政策的推行,鮮卑復(fù)姓吐萬氏改單姓萬,并迅速發(fā)展壯大,形成又一郡望——河南郡。
唐朝時期,浙江、安徽萬氏較盛,時有浙江昆山令萬齊融;安徽人萬敬儒,三世同居,族人所居之所稱“成孝鄉(xiāng)廣孝聚”。唐代以后,史載萬氏名人比比皆是,且多出南方。
宋、元時期,更朝換代頻繁,少數(shù)民族遼、金、蒙皆想爭霸天下,北方時有戰(zhàn)爭,致使萬氏族人舉族南遷,南方萬氏族人由此陡增,江西、湖北、湖南、天津、山東等地均有萬氏族人散居點(diǎn)。據(jù)載,宋朝有萬頃,出江州(今江西九江);萬鎮(zhèn),出平江(今湖南平江);萬人杰,出大冶(今湖北大冶);元朝有萬邦寧,出寶坻(今天津)。
明、清時期,是歷史上萬氏族人最盛階段,山東、四川、江蘇、廣東、廣西亦有萬氏族人的足跡。可見,萬氏族人已涉足于祖國最南端,遂有清朝萬氏族人渡海遷播于更廣闊之領(lǐng)域。據(jù)此期間史載萬氏名人來看,多出、江蘇、江西一帶,則此區(qū)誠為萬氏族人發(fā)展最旺之地。另,明朝萬氏作為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于河北、河南、山東、安徽、陜西、北京等地落籍。
如今,萬氏族人尤以山東、江西、江蘇、湖北等省多此姓,這三省萬氏族人約占全國萬氏人口的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