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6-02-28 15:41:14 來源:大家找算命網(wǎng) 作者:八字算命大師
和姓的來源_和姓起源_和姓的來歷
姓氏源流
和(Hé)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族名。源自納西族始祖崇仁利恩,古代納西族四大支系“禾、束、葉、梅”之首“禾”的后裔,以族名“禾”為姓氏。
源流二
源于祝融氏,出自遠古時期祝融氏重黎的后代,屬于以官職名稱為氏。唐堯時,重黎原的后人羲和為掌管天地四時的官。其后人以祖上職官為榮,即以首任此官的祖先羲和的名字命姓,遂成和氏。據(jù)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羲和,堯時掌時天地之字,和仲、和叔因以為氏。在農(nóng)業(yè)社會里,四季氣候是很重要的,因此“和”是很重要的官職,地位很高,家族也很昌盛,他們的后代遂以其官職稱謂為姓氏,稱和氏。
該之和氏主要源于以官職稱謂為氏,正確讀音作huò(ㄏㄨㄛˋ),今音讀作hè(ㄏㄜˋ)亦可,就是不能讀作hé(ㄏㄜˊ)。
源流三
源于官位,出自兩周時期軍制官吏和令,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和令,是西周初期在軍隊中設置的旗令官,以示軍紀軍威,通常由武藝高強之軍官擔任,負責把守軍門。古代,軍營大門至統(tǒng)帥大帳之間一般有三百步左右距離(一百八十米),營門至大帳門之間的通道,稱作轅道,為高級軍官、探作(偵察兵)的專用通道。轅道上距大帳之間五十步距離的道兩側(cè)豎有兩桿大纛旗,左為朝廷標志旗,右為統(tǒng)軍將領(lǐng)(元帥、司馬)標志旗,兩旗之間稱“和”,就是“軍門”,亦稱“壘門”。軍門以外二十步之內(nèi)稱“轅門”,凡召集下級軍官布置作戰(zhàn)命令,以及處罰違令將士,就在轅門區(qū)域內(nèi),而不是某些書籍上注釋的在軍營大門外。排班值站于軍門的軍官,就稱作和令官,由中級將領(lǐng)中選拔出來的軍官當值,負責內(nèi)外軍令、情報的傳遞,以及警衛(wèi)等工作。在典籍《周禮·夏官·大司馬》中記載:“以旌為左右和之門。軍門曰和,今謂之壘門,立兩旌以為之。”
源流四
源于官位,出自兩周時期內(nèi)廷官吏受和,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受和,就是御廚史、亦稱內(nèi)膳令,為兩周時期設置的官吏,專職掌管君王、王妃、太子們的膳食,并負責君王進膳前的口味品嘗和安全檢查。受和隸屬于天官府司管轄,為君主親信中的親信擔當。在典籍《周禮·天官》中記載:“受和,內(nèi)饔掌王及后、世子膳饈之割烹煎和之事。”
在受和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受和氏。
源流五
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國君宋宣王的弟弟子和,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宋國有國君宋宣公子力,他逝世后由其弟子和繼位,是為宋穆公。子和執(zhí)政九年(公元前728~前720年),臨死時遺詔傳位給宋宣王的兒子子與夷,而讓自己的兒子離開宋國,到鄭國去做事。子和逝世后,子與夷繼位,即宋烈日殤公。因為子和在做君主時賢良和氣,所以宋烈日殤公給叔叔子和加封謚號“穆”,史稱宋穆公。在宋穆公的支庶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和氏,有以先祖謚號為姓氏者,稱穆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和氏與穆氏、戴氏同宗同源,和氏讀音作hé(ㄏㄜˊ)。
源流六
源于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大夫卞和之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據(jù)史籍《姓氏考略》記載:“卞氏,春秋時楚卞和之后。”卞和,著名的春秋時期楚國荊人(今湖北襄樊南漳),一稱和氏,是“和氏璧”的發(fā)現(xiàn)者,他因獻玉而聞名古今。
在卞和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卞和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和氏、卞氏,世代相傳至今,正確讀音作huó(ㄏㄨㄛˊ),今音讀作hé(ㄏㄜˊ)亦可。
源流七
源于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素和氏部落,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記載:“后魏有素和氏,改為和氏。”素和氏,本為代北鮮卑族復姓,東漢桓帝劉志時期北方鮮卑部落聯(lián)盟大人檀石槐的支裔,以其本為白部,故號素和氏。
南北朝時期,北魏鮮卑族的貴族素和氏隨北魏孝文帝南下,定居洛陽后,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的漢化改革捉稱中,奉旨改漢姓為和氏。這支和氏后來在代郡發(fā)展成望族,世稱代郡望,正確讀音作huó(ㄏㄨㄛˊ),今音讀作hé(ㄏㄜˊ)亦可。
源流八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族布爾圖氏部落,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布爾圖氏,世居克什克騰(今內(nèi)蒙古克什克騰)。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ultu Hala。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和氏、何氏。
⑵.蒙古族尼瑪察氏,亦稱倪馬查氏、專圖尼馬察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族乃馬真氏族,以姓為氏,世居尼馬察(今黑龍江穆棱興凱湖彼岸俄羅斯烏蘇里斯克一帶)、滹野(今烏蘇里江支流俄羅斯境內(nèi)達鳥河流域)、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喜祿河(今遼河)、琿春(今吉林琿春)、黑龍江沿岸等地。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Nimaca Hala。
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和氏、楊氏、榆氏、張氏、佳氏、尼氏、倪氏、魚氏、障氏等。蒙古族和氏讀音皆作hé(ㄏㄜˊ)。
源流九
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輝和氏,亦稱惠和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回特部,以部為氏,滿語為Hunhe Hala,世居烏拉(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fā)河口、拉發(fā)河流域、雙陽)、尼馬察(今黑龍江穆棱興凱湖彼岸俄羅斯烏蘇里斯克一帶)、輝發(fā)(今吉林柳河、輝發(fā)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富爾堅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一帶)、長白山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和氏、何氏、惠氏。
⑵.滿族赫哲氏,亦稱赫哲勒氏,滿語為Heje Hala,滿族姓氏,世居今黑龍江同江、饒河、撫遠一帶,后改漢姓為和氏、赫氏、賀氏等。
⑶.滿族鈕赫氏,亦稱鈕祜祿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粘割氏族,滿語為Niohe Hala,漢義“狼”,世居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zhèn)二道村)、內(nèi)河(今俄羅斯濱海地區(qū)南部)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漢姓為和氏、鈕氏、郎氏等。
滿族和氏讀音皆作hé(ㄏㄜˊ)。
源流十
源于商王陽甲,陽甲名和。源于其他少數(shù)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今回族、土家族等少數(shù)民族中,均有和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氏,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徙
和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三十一位,人口約十九萬六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0.01%左右。
和姓起源古老。傳說遠古時期,帝堯時有掌管天文立法的官吏和仲,和叔。在農(nóng)業(yè)社會里,四季氣候是很重要的,因此“和”是一種很重要的官職,地位很高,家族也很昌盛,他們的后代遂以其官職中的“和”為姓。因此“和姓”是以官名為姓。又有一支和姓的來源是這樣的,春秋楚國人卞和發(fā)現(xiàn)了和氏璧,于是卞和的后人都以此為榮,于是都以“和” 為姓。另據(jù)魏書官氏志記載,在南北朝時期,北魏鮮卑族的貴族素和氏隨北魏孝文帝南下,定居洛陽,也改姓漢姓“和”。和姓后來在代郡發(fā)展成望族,世稱代郡望。通志氏族略:羲和,堯時掌天地之官;和仲和叔,因以為氏;晉有和徂父,漢有和武;又后魏有和素氏,改為和氏,五代有和凝。
今遼寧省的撫順市,青海省西寧市,甘肅省武威市,山東省的泰安市、新泰市,聊城市大張家鎮(zhèn)前下溝村。云南省的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納西族自治縣、迪慶藏族自治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河南省的南陽市、?h、上蔡縣、息縣,平頂山市、焦作市、沁陽市、唐河縣、滑縣、商丘市睢縣、太康縣、汝南縣、社旗縣、開封市、安陽縣、濮陽市、周口市、洛陽市孟津縣、孟縣,四川省的資陽市、射洪縣,山西省的榆次市、忻州市、晉城市,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來賓市,陜西省的澄城縣、蒲城縣、銅川市、長安縣,黑龍江省的尚志市,河北省的邯鄲市、晉州市、邱縣、唐縣、樂亭縣,廣東省的茂名市江蘇省南京市等地,均有和氏族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