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5-03-24 17:54:42 來源:大家找算命網(wǎng) 作者:美麗心情
阿字的五行屬什么,阿字有幾劃,阿字的含義
阿字的五行屬土,阿五行土的能力為85(滿能力為100分)
字的總筆畫數(shù)為:8畫
拼音:a
阿,漢字。(1)作前綴或譯音時,讀ā,如“阿哥”“阿拉伯”;(2)意為迎合、偏袒時,讀ē,如“阿諛”“阿其所好”“剛正不阿”。
詳細(xì)釋義
名詞
(1) 字從阜從可。“阜”意為“土堆”,“可”意為“肩挑、擔(dān)荷”。“阜”與“可”聯(lián)合起來表示“人工堆積起來的土山”。本義:曲阜(沙發(fā)形的土山,三圍形的土堆
金文
金文
)。
(2) 同本義 [big sofa-shaped mound]
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說文》
我陵我阿。——《詩·大雅·皇矣》
有卷者阿。——《詩·大雅·卷阿》
在彼中阿。——《詩·小雅·菁菁者莪》
訪風(fēng)景于崇阿。(崇:高)—王勃《滕王閣序》
山的轉(zhuǎn)彎處(即三面環(huán)山地形的內(nèi)凹處)。屈原《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
(3)阿丘(三邊偏高的土丘)
(4) 泛指山 [mountain]
流自眺夫衡阿兮。——張衡《思玄賦》。注:“山下也。”
(5)阿阜(即曲阜,沙發(fā)形的土阜);崇阿(高大的三面包圍形的山)
篆體
篆體
(6) 山坡 [hillside]
(7) 細(xì)繒,古代一種輕細(xì)的絲織品 [fine silks]
衣阿錫,曳齊紈。——《淮南子·修務(wù)》
被阿錫,揄纻縞。—《史記·司馬相如傳》
曳阿錫。——《漢書·禮樂志》。注:“細(xì)繒也。”
(8) 又如:阿錫(細(xì)的絲布。阿指細(xì)繒,錫是細(xì)布)
(9)曲隅,角落 [corner]
四阿重屋。——《周禮·考工記》
若有人兮山之阿。——《楚辭·山鬼》。注:“曲隅也。”“山之阿”即三面環(huán)山地形的內(nèi)凹處。
周阿而生——班固《西都賦》。注:“庭之曲也。”
篆體
篆體
汾之阿。——《漢書·禮樂志》。注:“水之曲隅。”
(10) 河灣 [bay]
丙午,天子飲于河水之阿。——《穆天子傳》。即三面環(huán)山的水濱,也即河灣。
(11) 中間的門。如:阿門(中門,相對于左右兩邊的門而言)
(12) 地名。即今山東省東阿鎮(zhèn)(現(xiàn)屬平陰縣管轄) [Dong'e county]。如:阿縞(古代齊國東阿縣所產(chǎn)的細(xì)繒)
(13) [阿昌族]我國少數(shù)民族。
(14)曲阜為三面圍護的土山,故阿有“圍護”之義。[阿姨]1.稱跟父母同輩的女性。2.對保育員或保姆等的稱呼。3.〈方言〉姨母。[阿爸] 父親(父親對子女的養(yǎng)育猶如曲阜對房屋的拱衛(wèi),是一種呵護),[阿爹]、[阿爺]同理。[阿哥]哥哥(古代社會父死子繼,父親死去,長子行使父權(quán),對弟妹進行養(yǎng)育,這也是一種呵護),[阿姐]同理。[阿弟] 弟弟(阿是泛用,無特別意義)。
(15)[阿衡] 商初官職名,又稱“保衡”,即后代王朝的“太子太保”。湯相伊尹在湯死后曾擔(dān)任過“阿衡”一職,專門監(jiān)護小王太甲(湯孫)。“阿衡”之“阿”即“三面圍護”之意,義同“保”。“衡”即“王統(tǒng)”。“阿衡”(“保衡”)意思是“維護王統(tǒng)”。
(16)ē。屋檐。《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阿閣三重階。”(閣:樓閣。階:臺階。)屋檐是一種環(huán)屋而構(gòu)的建筑部件,有圍護的含義。
通俗用法
(1) 做詞綴,附著在姓、名、排行或某些親屬名稱的前面,常具有親昵的意味,多用于方言:阿爸|阿媽|阿公|阿王|阿大|阿婆|阿姨|阿哥|阿妹。
(2) 部分地方方言(如安徽省壽縣),為“我”的意思,如:阿們一塊走 (我們一塊走);阿媽(我媽);阿們的學(xué)校(我們的學(xué)校)。
(3) 做縮略語,為“阿魯巴”的簡稱,常以“阿掉”的用法出現(xiàn)在日?谡Z中。
音譯用字
(1)英語[Asipilin]的音譯:阿司匹林。
(2)梵語[Avici] 的音譯:阿鼻(名)意譯為“無間”,即痛苦無有間斷之意。為佛教八大地獄中最下、最苦之處。
(3)【阿波羅】ā bō luó(名)<外>(希臘文 Απολλων;拉丁文Apollo )古希臘神話中最著名的神祇之一,希臘神話中十二主神之一,是主神宙斯與暗夜女神勒托所生之子,阿爾忒彌斯的孿生哥哥,全名為福玻斯·阿波羅(Phoebus Apollo),意思是“光明”或“光輝燦爛”。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主管光明、青春、醫(yī)藥、畜牧、音樂等。也說是希臘文化的守護神。有關(guān)他的神話十分豐富。古希臘的雕刻藝術(shù)常借他的形象表現(xiàn)男性的美。
(4)【阿的平】ā dí píng英語[Ade ping]的音譯。(名)<外>黃色苦味粉末。
(5)【阿爾法射線】ā ěr fǎ shè xiàn (名)〈外〉阿爾法,希臘字母的第一個字母‘α’。放射性原子核所放出的帶正電荷的粒子(氦原子核)流。
(6)【阿凡提】ā fán tí(名)又譯阿方提,是維語“先生”的意思,阿拉伯文:??? (舊哈) 或 ??? ????? (納瑟·丁) 是一位活躍在西起摩洛哥,東到新疆突厥諸民族中的傳說人物,大智若愚,才辯超群。在突厥斯坦傳說中,他被稱作叫做阿凡提;西亞、中東地帶為納西爾丁或納西列丁。由于他才智過人,因此在不同地區(qū)的傳說中往往以智者或者導(dǎo)師的頭銜來稱呼他,如霍加、毛拉、阿凡提等。
(7)【阿富汗】ā fù hàn (名)〈外〉西亞內(nèi)陸國。東與中國相鄰。面積65.23萬平方千米。人口1769萬(1993年)。首都喀布爾。絕大部分為高原、山地。干旱少雨。經(jīng)濟以農(nóng)牧業(yè)為主。
(8)【阿拉伯】ā lā bó (名)〈外〉亞洲西南端的一個半島。南臨阿拉伯海,西接紅海。是阿拉伯人和伊斯蘭教的故鄉(xiāng)。
(8)【阿基米德】ā jī mǐ dé(名)〈外〉古希臘學(xué)者(前287-前212)。生于西西里島的敘拉古(今意大利錫拉庫薩)。確定了許多物體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發(fā)現(xiàn)了杠桿原理和浮力定律,設(shè)計制造了多種機械,如螺旋揚水器、軍用投射器等。著有《論平面圖形的平衡》。
(9)【阿門】ā men希伯來語[amen]的音譯。(動)基督教祈禱完畢時的用語。表示希望所有一切祈禱均能如愿。也作亞門。阿門[amen]源自古埃及。
(10)【阿盟】ā méng (名)阿拉伯國家聯(lián)盟的簡稱。1945年3月22日,敘利亞、約旦、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黎巴嫩、埃及、也門等七國代表在開羅舉行會議,簽訂了《阿拉伯聯(lián)盟公約》后正式成立。到1977年,阿盟成員發(fā)展到22個,總部先設(shè)于開羅。1979年遷至突尼斯。
動詞
(1)曲從;迎合;偏袒 [pander to;play up to] (因曲阜是對房屋、民居、村落的拱衛(wèi)性人工建筑,所以含有“圍護”之義,進而引申出“討好”、“奉承”之義。)
弗諫而阿之。——《國語·周語》。注:“隨也。”
阿鄭君之心。——《呂氏春秋·長見》
行叩誠而不阿兮。——《楚辭·逢紛》。注:“曲也。”
是察阿黨。——《禮記·月令》。注:“謂治獄吏以私恩,曲橈為也。”
法不阿貴。——《韓非子·有度》(貴:有權(quán)勢的人。)
成語有“剛直不阿”、“阿諛奉承”。
(2) 又如:阿奉(阿諛奉承);阿世(迎合世俗);阿邑(迎合奉承的樣子);阿意(曲意附和他人的心意)
(3) 偏袒 [be unfairly partial to]。如:阿好(偏袒自己所喜好的人或事物);阿私(偏袒;庇護);阿黨(結(jié)黨偏私)
(4) 〈方〉:通“屙”。拉,排泄大小便 [exerete]。如:阿金溺銀(指生財有道);阿綿花屎(拖延,磨時間) 注意:“屙”字從尸從阿。“尸”指人身,“阿”指“三面圍護”、“三面遮擋”。“尸”與“阿”聯(lián)合起來表示“在三面有遮擋的棚子里方便”。
(5)hē(呵)。通“呵”。斥責(zé)!独献印罚“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助詞
(1) 漢語名詞詞頭,盛行于魏晉以后
(2) 加在親屬稱呼前面有親昵的意味。
阿姊聞妹來。——《樂府詩集·木蘭詩》
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瞞。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jì)》裴注引《曹瞞傳》
(3) 又如:阿爺(又作“阿耶”。稱父親;阿翁(稱祖父;稱父親;婦女稱丈夫之父);阿嫂(對朋友之妻的稱呼);阿叔(對丈夫之弟的稱呼);阿家(又稱“阿姑”。婦人稱丈夫的母親);阿爹(稱父親;也尊稱長者);阿父(稱父親;也稱伯伯、叔叔,或作伯叔自稱);阿伯(尊稱年長的男子)。
(4) 加于某些人的姓、名、小名、排行前用作稱呼,往往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或尊卑關(guān)系。
阿女含淚答。——《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學(xué)識英博,非復(fù)吳下阿蒙(呂蒙)。——《三國志 士別三日》
(5) 又如:阿咸(侄子。晉朝阮籍的侄兒阮咸有才,后來遂用來稱侄子);阿連(弟弟。南朝宋謝靈運的族弟惠連很有才,人們隨謝靈運稱之為阿連);阿杜(原指周盤龍的小妾杜氏,后為妾的別稱);阿嬌(漢武帝陳皇后的小名;泛指美麗的女子);阿蒙(三國時吳國名將呂蒙);阿瞞(三國曹操的小字)。
嘆詞
(1) 用于表示各種感情(如驚訝) [ah]
阿,你怎的這樣客氣起來!——魯迅《吶喊·故鄉(xiāng)》
是阿!我想辦一樁事情,總得先立個威。——《文明小史》
好苦惱阿!好苦惱阿!我出去,我出去。——佚名《劉弘嫁婢》
兒阿,不是我有心要耽誤你。——《儒林外史》
(2) 又如:阿也(阿約,阿呀。哎喲)
姓氏
1、僰人姓氏
僰人是生活在今四川南部和云南東北地區(qū)的古老民族。阿姓是這個民族的一個大姓,據(jù)說因為明朝準(zhǔn)備把這個民族剿滅的原因,后來殘留的僰人就改姓了“何”。當(dāng)?shù)孛裰{說:“游倮倮,范苗子,后山何家掛巖子。”掛巖子是當(dāng)?shù)厝藢k人的稱呼,他們的棺材全部掛在懸崖上面。這支阿姓后來就消失了。
2、北魏鮮卑族有阿伏干氏,入中原后隨漢俗改為阿氏。據(jù)《魏書·官氏志》載:“阿伏于氏,后改為阿氏。”這是孝文帝十 九年(495年)遷都洛陽后的事。在孝文帝正式下詔前五六年的太和十二、三年(488-489年)阿伏于(或稱阿伏干)這一少數(shù)民族姓氏就自行簡化作阿了。這種簡化便成了后來孝文帝正式改姓的依據(jù)。今日河南的寶豐和宜陽三個村較集中,估計是這一支。
3,在青海大通縣清平鄉(xiāng)阿家村和朔北藏族鄉(xiāng)阿家堡村的阿姓村民,于1985年經(jīng)縣政府調(diào)查認(rèn)定,根據(jù)國務(wù)院人口普查領(lǐng)導(dǎo)小組、公安、國家民族事務(wù)委員會聯(lián)合發(fā)出的(81)民政字第601號文件精神,同意對上述兩個行政村填寫漢族成份的阿姓村民更改為蒙古族成份.據(jù)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手工匯總數(shù)據(jù),大通共有3586名蒙古族,基本都屬于阿姓蒙古族。
4,在中國回族中,以“阿”音起頭的經(jīng)名很多,這是形成阿姓的主要來源。如在元代的官員中就有阿刺淺、阿刺瓦而思、阿里罕、阿思蘭、阿葩實、阿都赤、阿都刺、阿里、阿合馬等幾十人。在明代,還有回回天文學(xué)家阿答兀丁、阿都刺等。
5,有說阿姓出自商代伊尹之后,以官名為氏。伊尹被商湯尊為“阿衡”(相當(dāng)于宰相)。其子孫有的以祖上官職為榮,遂以阿字為姓,稱為阿氏。這支當(dāng)為漢族。
說文解字
【卷十四】【踏部】阿
大陵也。一曰曲踏也。從踏可聲。烏何切
字體含義
用在某些親屬稱謂前,如阿姨、阿爸等等。左邊雙耳旁 阝,表示以后會聽到的話,可字的上面的一,是人生路上的一條路,一下面一豎丨,這一豎丨,下面一個鉤子,成半個立刀旁,然后由口說出來一路上字字句句,讓雙耳旁耳朵聽到有著可能的一些好和壞的事情的半個立刀旁,然后我們就聽到阿,我們現(xiàn)在也看到阿這個字,進入你的腦子里,具體的意思可能路上順利和好,或像立刀旁的一半遇到不順與壞,可是用口說出這個字的含義,可能改變未來,改變可能的可字,讓我們現(xiàn)在看見了現(xiàn)在和未來觀看這個字的人,了解很多知識。
方言集匯
◎粵語:aa2 aa3 aak3 o1
◎客家話:[海陸豐腔] a1 a6 o1 [陸豐腔] o1 a3 [沙頭角腔] a1 a5 o1 [客英字典] a1 o1 [梅縣腔] a1 a5 o1 [東莞腔] a1 o1 [臺灣四縣腔] a1 o1 [寶安腔] o1 | a1 [客語拼音字匯] a1 o1
◎潮州話:a1 a7 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