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8-23 12:52:29 來源:大家找算命網 作者:小幸運
為什么出生時間可以用來預測命運?曾經也有不少人問過我這個問題,但是我認為這是個相當復雜的問題,本不應該很快且在短篇幅里給出答案。但是很有意思,今天又同時有兩個人問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楊易德今天就簡單寫下(命運相對論的開篇隨筆),以后當然還會重點去討論:
通常情況下,我認為要搞懂命理,先要搞懂命運的起源與其緣何存在的真相,這方面我一直在努力。探索的方向上,首先是思考宇宙萬物,為何竟然是此時此刻之所以存在于此時此刻并在于此地?而其基本依據的原理是什么?通過諸多的推論,我認為不外乎是“命運起源于運動”(生命在于運動);而我們都知道“萬物是相對運動的”,反之,沒有運動也沒有萬物;但運動又分規(guī)則和不規(guī)則兩種,欲了解為什么出生時間可以用來預測命運,則萬物的規(guī)則運動和不規(guī)則運動我們都應首當其沖將其作為探討的突破口及重點。
所以,我們先來做一個假設:假設命運是可以量化的,我們可以推測命運,只不過必須求得命運的第一個基準點,然后相對這個基準點將其定義為“命”,而它所利用的一切運算法,比如需要依照人的出生年月日時的時間換算成固定的干支八字(即四柱)系統等來運算;根據該參照基準點,萬物相對于其運動規(guī)則用不同的干支符號表示,則一連串的干支符號于四柱之外,與原四柱(基準點)相互作用,從頭到尾“運都在依照原參照點(命)上順變或逆變”,這個我們稱為“命運”。而根據“該命、運的定義”,假設命運可以量化,則利用出生時間來預測命運,它所依照的只不過是這個命運的規(guī)律,因為這個時間既代表了出身時候的時間與空間又代表了以該時空為基準點的后面一切運行軌跡及周期變化。(注:在不同地方因所依時間的不同,此則包括了空間而不是單純的時間)。
為了進一步說明,我們最好還要搞懂“宿命論,無命論,與命運相對論”三者的區(qū)別,現在,我們就剛才的假設,再進入以下幾個分別階段:
假設一:封閉系統的萬物運動規(guī)則促成命運的絕對結果(即宿命論成立與否)
假設,我們的宇宙的所有物質空間都是一個封閉的系統,那么,在這個封閉系統里面,因為并不受一切外力的干擾,則該系統內部所有的粒子都可以按照它原有的軌跡運行。就如同理想狀態(tài)下的鐘擺運動一樣,而我們可以從這一刻的運動狀態(tài),預測出千百年后某個時刻這個鐘擺注定處于的固定位置。此則代表著利用出生時間預知命運的第一個可能性,但是它若成立,則必須“命運一定是注定的”。因為按照該假設:則所有時間與空間點的運動,相對應宇宙中每一個最基本的粒子,都是從宇宙誕生的那一刻起,這些粒子的運動軌跡已無法變化,欲求命運,即可以通過固定的公式依照一個內部相對的運動基準點(比如出生時間)求出一個唯一并絕對的結果出來。
但是我們也知道,這個假設“一定要在封閉系統中”,因此,鑒于要滿足這個條件才能成立;但是,宇宙到底是不是封閉系統呢?尚無定論;宇宙到底是固定的還是在不斷膨脹的呢?如果是不斷膨脹那么到底是規(guī)則膨脹還是不規(guī)則的呢?只好先拋開不論。若假設該封閉系統中萬物永遠規(guī)則運動,則該條件能成立。也就是說,系統本身是不受外部力量變化而變化的情況下,第一個假設要成立也還要必須滿足系統內部所有的運動是規(guī)則的,但是事實上呢?僅目前的種種方面所得出的結論是:萬物幾乎是不可能在此封閉系統中絕對規(guī)則的。因此,該假設1(出生時間可用來預測萬物的一切運行軌跡,即宿命)即使拋開系統外力影響,但是因為內部影響的干擾無法排除,故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小。
那么,如果該假設不成立,宿命論即被推翻,則跟隨該假設中的“時間可以用來預測命運”之結論似乎也被推翻。但事實上,果真如此嗎?是不是就代表出生時間一定沒有作用于人或者代表命運不起作用了呢?要明白這個問題,我認為還需要再進入假設2。
假設二:封閉系統萬物的不規(guī)則運動破壞掉命運的結果(無命論成立與否)
依舊是:假設我們的宇宙的所有物質空間都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因為并不受一切外力的干擾,則該系統內部所有的粒子都可以按照它原有的軌跡運行。就如理想狀態(tài)下鐘擺運動一樣,而我們可以從這一刻的運動狀態(tài),似乎可以預測出千百年后某個時刻這個鐘擺注定處于的位置來。但是,該假設的條件因為沒有滿足,我們都知道萬物是存在規(guī)則與不規(guī)則運動的,即使在此封閉系統中“不受任何外力的影響”,但是不代表不受內部諸如“蝴蝶效應”類似的干擾。所以我們可以知道,人類用自己的出生時間因為有各種內部變化的干擾下,也是無法直接預測出注定的人生結果。
但是,盡管如此,那出生時間到底有沒有用呢?還得需要再進一步探討,因為出生時間如果無法預測注定的結果的情況下,則該時間可否還可以在結果中起關鍵性的作用非常重要。而倘若該時間不能直接預測出絕對的結果又不能影響結果的話,則命運的存在徹底被推翻。即無命論方是成立的,一切命運可測則都是不成立,更別談用出生時間用來預測命運了。
但是,這里恰恰出現了這樣一個關鍵,即出生時間即使不能決定結果,但是其是否可以對人生結果起關鍵性的作用,這一點雖然暫無結論但是基本很好推測它的一切可能性,因為我們即使不能事先妄下結論,至少目前并沒有證據能證明“通過某刻的時鐘起點加上幾個小時來預測幾個小時后某時鐘的終點一定是錯的”;而這個事實上取決于時鐘受到內部不規(guī)則干擾的可能性有多大及不同情況下結果是否受到了巨大的影響。
所以我們應該進入假設3。
假設三:封閉系統萬物的不規(guī)則運動并沒有破壞掉命運的主要結果(即命運相對論)
再次假設我們的宇宙的所有物質空間都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而這里還是把它比喻為類似于時鐘,萬物則都是類似做著鐘擺運動。但我們都知道,時鐘會發(fā)生各種事故,而除去外部的,就鐘表本身也可能會有各種問題,比如,沒有電池了?那時間結果一定是受巨大的影響,但是鑒于萬物一直都是在相對運動的,沒有電池一定是會靜止,所以,我們可以反推到:“沒有電池”的幾率幾乎不存在,類似這種致命性影響先可以被排除。而剩下的,我們則只要考慮下一個,以及更多的“下下一個影響”;而在眾多的“下一影響中”,最常見的是“有影響但并沒有徹底破壞掉整個時鐘運行”的類型,對主要結果雖然有干擾但是并沒有發(fā)生重大致命性錯誤而僅僅是誤差的例子:比如,該鐘表的秒鐘的誤差?而用一個基準時間依舊可以預測到該鐘表四個小時后的時間可能會是多少,這里雖然秒鐘或許已出現誤差,使得它讓該鐘表并無法擁有一個絕對結果。但是它的誤差率卻是在一定的值內;(假如我們用上下偏差,即公差來代表這個值的話)這個值的公差我們尚可以接受,但是“依照已知時間預測另外一個非絕對結果”依舊有價值,則代表“即使命運不是注定的,不是宿命,但是用出生時間依舊可以預測命運,依舊有價值”,即“用出生時間預測命運可用”。而“出生時間為何可用來預測命運”上面已有答案,故無需再解釋在此。
結語:
通過以上三種假設,我們可以知道出生時間為何可以用來預測命運的主要原因及作用方式,但是需要說明的是:依照楊易德的理論,“出生時間它僅能預測命運但無法決定命運”。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命運是一個力,而非一個注定的結果,人生卻是由多個力而非單一力造成各種綜合結果”,所以“命運作為影響人生結果的一個力而不是全部力,只能影響人卻并不能決定人”(楊易德“命運相對論”的核心);而通過人的出生時間因此也根本無法預測一個注定的結果,但是它卻是一定可以預測人受到該時間點的影響力和變化的(參見假設3)。而該變化,通俗點講,即是因為出生時間(即通常情況下我們所指的命運),對人影響占據了眾多力其中的重要及大部分,這是人有命但是不注定的關鍵。也是出生時間為何具備一個“可以用來預測命運,但是無法去預測注定結果”的關鍵;因為“命運不是一個注定的結果”,這是根本的原因。